观影沙龙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影沙龙 > 正文

观影沙龙 第三十期

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  发表日期:2018-04-16  阅读次数:5


一. 故事简介


孟君老师:今天要看的电影是《芭贝特的盛宴》,这部影片获得了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这部电影的故事简单,故事发生地在丹麦北部的沿海小镇,有一对姐妹,她们是非常虔诚的基督教路德宗的信徒,她们年轻时都曾各自邂逅一段美丽的爱情,但是为了献身宗教,她们最终选择来侍奉上帝。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叫芭贝特,她从法国来,在一个雨夜里出现在小镇上来找两姐妹,成为两姐妹的佣人。事实上芭贝特是法国非常有名的主厨,但是镇上的人都不知道,直到芭贝特有一天中了彩票,得到一万法郎,然后她为了感恩筹备了一场盛宴来招待镇上的人,影片的重点就在于这场盛宴的筹备以及这些美食是如何征服了这些教徒,而最终芭贝特也选择留下继续在小镇上生活。这部电影的影像风格是以中景为主,冷静克制,与好莱坞那种刺激冲突的画面感不一样。这与电影的宗教题材有关系,电影虽然故事简单,风格克制,但是内涵非常丰富。

二、故事背景

孟君老师: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涵,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当然,在欧洲的国家中又有区分,电影里涉及到丹麦与法国,芭贝特就是从法国来到丹麦,但这不仅涉及到法国与丹麦,还有英国与德国。电影虽然没有直面提到英国与德国,但是法国1871年革命的发生与这两个国家是有关联的。英国和法国之间有英法百年战争,电影里没有直接讲到德国,但是我要讲到和这部电影极有关系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他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这部电影关系密切。

还要了解欧洲的历史。从1337年到1453年就是刚刚所讲的英法百年战争,这场战争主要是相互争夺土地与财富。1789年7月14日发生了法国大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革命,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为了自由和民主而进行的革命。另一个相关背景就是184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就是整个世界向物质主义的转移,人们的生活也从宗教生活向世俗生活转变,电影中也正是展现了禁欲的灵性生活与享乐的世俗生活的冲突。还有一个背景是1871年,电影里明确提到了1871年,历史上的这一年出现了巴黎公社,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电影里提到芭贝特的丈夫和孩子都死于这一场革命,可以看出这是一场非常血腥的革命。这些历史是我们理解电影需要掌握的背景。

还有一个是宗教知识。今天的基督教包括三个分支:东正教、天主教以及新教。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在讲新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东正教和天主教都认为人应该是禁欲的,那么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基督教的教义是有矛盾的,基督教认为赢得财富是没有意义的,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要积累财富,那么新教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新教的教义认为可以赢取财富,但是这个财富要拿来侍奉上帝,要回馈社会,因此新教的出现是解决了资产阶级的合法性,既可以信仰上帝也可以发展资本主义精神。

三、导演简介

孟老师:加布里埃尔·阿克塞尔导演在法国出生,随后又回到丹麦,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这部《芭贝特的盛宴》,这也是丹麦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品,这部电影是根据丹麦女作家丁尼森的作品改编的,这位导演比较擅长拍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还有两部比较有名的电影作品是《永远的喧嚣》和《黄金和绿森林》

 

四、观看电影

五、互动交流

同学1:如果说美食代表着物欲和享乐主义,是与宗教生活相违背的,那么导演对美食的态度并不是排斥的,他将这种精妙的厨艺看作是艺术,将芭贝特看作是艺术家,从而展现了美食与这些清教徒之间的碰撞。

孟君老师: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世俗生活并非罪恶的,而且纯粹的宗教生活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就是这些教徒在做祷告的时候互相吵架。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相反地,通过这样一场仪式化的盛宴,大家心情愉悦反而达成了和解。所以说,人的欲望与文明的发展之间并不冲突,并不是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发展文明,导演关于欲望与宗教生活之间关系的观点是非常鲜明的。我们也可以通过这部电影来探讨一下当下的问题,当下经济发展迅速,可是人变得富裕了就可以无限制发展自己的欲望吗?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电影里所展现的灵性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冲突,而是我们已经深陷在物质的泥沼里,沉迷其中不可拔。电影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我们既要有精神生活,同时也不要排斥物质生活,但是无限制地放纵欲望也是不行的。

同学2:导演想要表达的就是正确地释放自己的欲望和信仰宗教之间是并不矛盾的,联想到当下的社会生活,我觉得中国社会中比较信仰一种苦难美学,就是一定要从苦难中来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我正在反思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强调这种苦难呢?我们从美好中来也是可以的呀,我们不能对苦难有过多的宣扬。

同学3: 我对电影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它所说的艺术,电影里歌唱家所说的话让我比较触动,就觉得艺术是非常纯净和纯粹的,对于艺术的追求是可以打破欲望、物质的束缚的。

同学4: 刚刚老师提到电影所要表达的宗教生活和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是不冲突的,我觉得电影的主题是天堂在人间,用这样一种仪式塑造出来的盛宴与宗教里的仪式感是一样的,他们在享用美食获得的快乐和他们所追求的来世的幸福是一样的,所以这部电影会给我一种矛盾的感觉,我觉得现世的幸福和宗教信仰是矛盾的,我们不需要来世,我们可以在现世就获得这样的幸福。

孟老师:电影的结局其实是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所有的矛盾都通过这一顿盛宴解决了,但电影所要表达的远不止这些,宗教只不过是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电影的背景是1871年前后几十年的时间,这是当代西方社会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这个转型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社会里,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度,也就是宗教生活,宗教的最高目标也就是人们生活的最高追求,但在1871年之后,这种传统格局被打破了,宗教对于人的蒙蔽被祛除了,这就是社会转型期间的一个冲突在各个方面不同的展现。

至于苦难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在于个人如何去理解苦难,比如说同样是学习,对于喜欢的专业可能就是享受,而面对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苦难,我们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对苦难的判断,对于我们努力想要去实现的目标,其中的付出就不算是苦难,这是我个人对苦难的理解。

最后,我再提一个问题,大家怎么理解芭贝特结尾的选择?

同学5: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感情上的原因,芭贝特在最后说:“巴黎没有等我的人。”她的丈夫和儿子因为革命而牺牲,她对巴黎没有任何期待了,相反,她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她与这里的人相处融洽,内心心存感激,所以她选择留下来,另一方面是因为她受到了两姐妹的感化,在这里得到了善待,而镇上的人大多数是老人,所以她受到主的召唤想要留下来照顾她们。

同学1:我觉得芭贝特选择留下来就是因为她在这里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她并不在意世俗生活和钱财的多少,她在意的事全心全意地投入美食的烹饪,并为别人带来幸福,她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种内心的满足,所以选择留下来。

孟老师:所以,他们是一种相互需要的关系,芭贝特最后选择留下来是因为她需要这里,法国是物质的天堂,巴黎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之一,所以芭贝特就是在两种生活中做出了选择和平衡。电影里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线索就是,筹办盛宴的钱是中彩票得来的,彩票就是一种经济投机行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展现。

同学6:老师,我想问的就是,我们在引进电影时会把比较暴露的镜头删掉,这是不是一种禁欲行为?

孟老师:每个体制都有禁忌的部分和允许的部分,每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只是说标准和程度不一样,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审查我们所要上映的电影?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只能说现阶段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林吉安老师:我在想电影为什么要设置在1871年这样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如果电影与法国1871年的事件脱离,发生在另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不可以吗?所以电影要与巴黎公社的事件产生关联的用意在哪里呢?

孟老师:影片没有直接交代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去想象,这个时间点的设置是不是和马克思所说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雏形这样一个标志点有关系。

同学7:影片中两次提到腓特烈将军,一次是处死了她的丈夫和儿子,一次是赞美她的厨艺,腓特烈将军既是她苦难的制造者,也给她带来了极大的荣誉。

林老师:巴黎公社事件是有反资本主义的,用在电影里是不是要表达芭贝特内心对资本主义的反叛,然而这次事件是失败的,由于这种理想的破灭感,所以她逃避到这样一个遥远的小镇。

刘旻老师:我觉得导演是不是想通过芭贝特最后的在选择来表明,世俗的享乐最终要跟精神生活结合在一起,然后关于1871年巴黎公社事件,芭贝特的丈夫和孩子在这场血腥的运动中牺牲,是否在影射巴黎的生活是没有信仰,所以运动的失败导致无序、混乱的状态,于是她带着这样一种创伤来到了这样一个可以给她精神安宁的小镇。

孟老师:所以她选择留下来一方面是因为革命的幻灭,另一方面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放弃,对精神生活的回归和选择。

林老师:芭贝特对这种世俗的物质生活是有一点反感的,那她为什么最后要筹备这样一场盛宴来把这种生活带给大家呢?

孟老师:这就说明芭贝特也不赞同这种纯粹的禁欲生活,美食也是她的信仰,这两者是不冲突的,从历史潮流的角度来说,小镇上的这种生活是必然会遭到抛弃的,镇上的人都是老人,这是一种属于过去的社会,所以导演通过展现这种生活想让我们看到这种生活中值得留下来的部分和需要去改造的部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来说,欠缺的可能是这样一种精神生活,这也是历史所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